中新網

【解說】北京時間12月3日,一聲聲悠揚的蘆笙曲在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丹寨萬達小鎮吹響。來自丹寨縣及周邊縣市的26支苗族蘆笙隊,400餘名蘆笙選手匯聚丹寨縣參加首屆“金蘆笙”大賽,集中展示苗族芒筒蘆笙演奏技藝和蘆笙舞風采。

笙歌繞梁:貴州丹寨老、少苗族同胞吹蘆笙 展非遺

【解說】北京時間12月3日,一聲聲悠揚的蘆笙曲在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丹寨萬達小鎮吹響。來自丹寨縣及周邊縣市的26支苗族蘆笙隊,400餘名蘆笙選手匯聚丹寨縣參加首屆“金蘆笙”大賽,集中展示苗族芒筒蘆笙演奏技藝和蘆笙舞風采。

【解說】蘆笙場場地,表演者們相互配合,吹吸之間節奏分明,傳出來的蘆笙聲音氣勢磅礴、芒筒聲音圓潤渾厚。跟隨著芒筒蘆笙的節奏,苗族同胞們跳起蘆笙舞,蘆笙曲調越快,她們的舞蹈越激烈。

【現場聲】吹蘆笙、跳蘆笙舞

【解說】今年60歲的楊光才,是丹寨縣排調鎮宰宿村蘆笙隊的隊長,今天的比賽,他特意帶瞭陪伴他20多年的一把蘆笙。他告訴記者,要讓一首蘆笙曲在臺上呈現出好的效果,私下需要下大功夫。

【同期聲】丹寨縣排調鎮宰宿村蘆笙隊隊長 楊光才

臺上1分鐘,臺下10年功,我16歲的時候就開始學(吹)蘆笙。頭腦就要記(曲調),嘴(還要)吹(蘆笙),手就要按住六個(蘆笙孔),蘆笙(曲調)就可以(吹出來)。

【解說】楊光才說,現在有很多的學生在跟著他學習吹蘆笙,他也很樂意教授他們。記者也發現,在今天的蘆笙比賽現場,出現瞭許多學生,他們自信的演奏技巧、優美的舞蹈動作,頗具幾分“老師傅”的韻味,成為瞭在場觀眾相機裡的焦點。

【同期聲】丹寨縣苗族青年 王明芳

平時我們是專門跟老師學的,因為這邊教(吹)蘆笙的老師很多。我為什麼喜歡蘆笙,是因為我覺得蘆笙的音色很棒。

【同期聲】丹寨縣苗族青年 韋宗林

現在的年輕人大部分都喜歡外出打工,沒人在傢繼承(蘆笙),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都馬上被遺失瞭,所以才要下一代的年輕人來繼承。

【同期聲】廣西遊客 王女士

剛才看見本地的一個村民和(學生)好像是經過藝術團培訓,其實你會感覺它是兩種不同的風格,我會覺得當地的有當地的特色,然後經過藝術培訓之後又會把更加有特色的東西提煉出來,表演形式更加的豐富。

【解說】2008年6月,丹寨縣的苗族芒筒蘆笙入選第二批國傢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在苗族同胞的生活中,蘆笙已成為他們重要的樂器、祭器和玩器,每逢勞動之餘或逢年過節、婚嫁喜慶之日,都要吹奏蘆笙和跳蘆笙舞。

記者 袁超 貴州行車紀錄器推薦黔東南報道

關鍵詞:



多鏡頭行車紀錄器比較類名稱:

文娛四鏡頭360度行車紀錄器前線
arrow
arrow

    dyt722s8s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